中元节祭祀有什么要忌讳的事情?水果:民众需准备四果祭拜,指的是四季时令的水果,一要供养三或五样奇数的数目,例如以苹果保平安、柚子求有子的吉祥话最理想。祭拜先人时,注意不可用葡萄、荔枝、龙眼、香蕉等,因外观是一串一串,寓意这家人一个接一个过世,另外不可同时拜香蕉、李子、梨子,因为有招你来的谐音,还有释迦也不能拜,因为与释迦牟尼佛的头相似,若拿来拜拜,不对神明不敬,也会折煞先人。

五碗高贡,豆腐,肉,鱼,粉条,白菜。豆腐跟肉切成塔状。粉条用线绑一下,下锅过油,做成发财树。白菜用菜心。鲅鱼一条。祭奠,是对逝者的一种悼念仪式。中华传统文化注重“慎终追远”,祭奠是中国人民的一种孝文化的体现。出殡次日清早,晋南闻喜等地讲究家人送饭至墓前浇奠,表示清逝者同家人再次共进便饭。翼城一带,家人次日赴坟地致祭时,要用锹往坟上添新土,使坟丘前后周正,不偏不斜,俗称“扶山”。

两地习俗,相异如此。到新坟添土、奠纸,山西大部分地方是在逝者安葬后第三天,称为“复三”,又叫“圆坟”、“暖墓”。一般是逝者的长子带领全家去,有的地方是凡有“服”之亲都去,如忻州河曲,亲友带上火锅、柏柴去坟地汇聚,祭奠后食毕而归。从人死后算起,每七天必祭奠一次,称为“做七”或“过七”。其中一七‘称“头七”、三七又称“散七”、五七、七七又称“满七”、“断七”或“尽七”,较为重要。

供桌上摆放的包括两类,一类是食物:供奉的供品供奉完可以吃掉,如果腐烂可以当做垃圾处理。供奉的贡品如:水果、食物、茶水等供品,属于消耗品,是可以食用的,也可以供家人食用。如果腐烂、败坏,则做垃圾处理。没有忌讳。一类是香烛:香烛还有余下的话,可以放起来留着下次用的,但是不能随意的摆放,这也体现了你对先人的尊敬;因为在传统习俗中,香是被认为能沟通凡圣,为最殊胜的供品,焚香上香几乎是所有法事祭祀中必有的内容,处理香也是马虎不得的。

给弟弟周年祭祀用品一般准备水果三样:苹果、香蕉、桔子,另外三样可以用弟弟喜欢吃的食物,比如馒头、粽子、团子,另外做几百个元宝化给他就行了。答给弟弟周年祭祀用品一般需要什么,有水果,纸钱还元宝,鱼和酒,各地这风俗习惯不一样。一般需要的香烛,贡品(肉,洒酒,水果等),纸钱就可以了,但各个地方的风俗是有不同的。一周年祭祀需要准备烧纸等冥币,馒头、水果等贡品。
同时,还能够教育年青一代,尊老、爱老、敬老,形成良好家庭风气,良好家风推动社会风气进步与发展,“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”。在古代,有居丧制度,居丧是孝子们在亲人去世后的一段时间内,在生活等各方面的节制。以此来表达对逝者的哀悼、思念,传统习俗认为,婴儿出生之后三年不离母亲的怀抱,时刻需要父母的照料,父母故去后,儿子也应该还报三年,即居丧三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