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话常说“夏有三伏,冬有三九”,一年之中最热的时间便是三伏天,最冷的时候则是三九天。虽然这几天我国很多地区的气温都飙升,很多人误以为已经到了三伏天,三伏天是从夏至开始的,所以三伏天的开始时间是夏至后的第11天,三伏天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,指的是夏季的三个“伏”日,分别是初伏、中伏和末伏,三伏天,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,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、闷热的时段。
在三伏天期间,最热的时候是在“大暑”这一天。通常出现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左右。三伏是农历中一段特殊的时期,是初伏、中伏、末伏的统称。三伏天是一个传统的气象现象,一般指夏季的炎热时段。它通常分为初伏、中伏和末伏三个阶段,时间可以根据具体地区的气候变化略有不同。三伏天是中国传统节气中的一个习俗,是指夏季中气温最高、天气最热的一段时间,通常分为初伏、中伏和末伏三个时段。
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,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、闷热的日子。每年三伏天的时间并不固定,通常用“夏至三庚”4字口诀开始计算,即从夏至后第3个“庚日”算起,初伏为10天,中伏为10天或20天,末伏为10天。庚日就是每逢有。“入伏”后,全国多地将会进入持续高温模式。2022年的三伏天从7月16日开始。
入伏,是指进入三伏天的意思。民谚“夏至三庚数头伏”,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。历书规定:“夏至三庚便数伏”。三伏天是中国传统节气之一,一般指夏季的三个“伏日”时期。具体来说,第一个“伏日”是夏至后第11天开始,称为“初伏”;第二个“伏日”是夏至后第21天开始。三伏天从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,传统历书上规定:“夏至三庚便数伏”,就是说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,数到第三个“庚日”就开始进入三伏天了。
《史记正义》曰“伏者。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,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,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,简单地可以用“夏至三庚”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,庚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。2020三伏天时间表:2020年初伏是7月16日-7月25日,2020年中伏是7月26日-8月14日,2020年末伏是8月15日-8月24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