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太宗变成明成祖是因为明世宗嘉靖皇帝。由于嘉靖皇帝是小宗入大宗也就是世系发生了变化,为了能够让自己更加名正言顺,嘉靖十七年(1538年)九月。明太宗就是明成祖。至于为何要把明太宗改成明成祖,还要看看这一波折:朱棣去世之后,最初的庙号乃是太宗,然而明世宗朱厚熜继位之后,由于“大礼仪之争。成祖作为皇帝的庙号,在中国历史上特指明成祖朱棣(1360-1424),为明朝第三位皇帝,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,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传位于皇孙朱允炆(即建文帝)。
朱允炆早早地为自己预留了太宗的位置。他在尊谥皇祖的不久。成祖是庙号,庙号用“成”,意思是明君贤主。庙号用字中,太祖、高祖开国立业,世宗、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号,仁宗、宣宗、圣宗、孝宗、成宗。朱棣去世之后,最初的庙号乃是太宗,然而明世宗朱厚熜继位之后,由于“大礼仪之争”事件的爆发,其庙号最终从“太宗”变为了“成祖”。
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,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。建文四年(1402年)即位,在位二十二年。首先问题本身有问题!明太祖和明成祖是明朝没错,可是清太祖和清世祖是清朝,同时清朝还有清圣祖。其次,这跟庙号制度的乱用有关。隋朝以前,特别是两汉时期。“祖”比“宗”的地位更高。只有开国第一代皇帝的谥号才能被称为“祖”,而嘉靖把朱棣从“宗”升为“祖”,无疑给朱棣的地位“升格”。